Healthcare co., LTD

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
您的位置:
扫墓祭祖 缅怀先烈,弘扬中华传统节日!
来源: | 作者:枣阳众康医院 | 发布时间: 399天前 | 1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特有意义,不仅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节点,也是礼赞英雄、缅怀先烈的时刻。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浩荡前行的祖国,永垂不朽的英烈,血与火的历史锻造的风骨在清明这个日子,激荡起亘古绵远的家国情怀。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捐身躯,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惊天动地、可歌可泣、流传千古的英雄赞歌。他们的名字永被铭记,感召后人。他们的事迹激荡人心,浩然长存。


清明时节,祭祖扫墓、赏花踏青等活动明显增多,道路交通、森林火灾等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大,在此提醒大家加强安全防范。

出行前,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道路交通等情况。进山入园祭祀扫墓,请自觉遵守防火规定,文明绿色祭扫。

在允许祭扫的地区,祭扫时一定要遵守祭扫规定,一定要提防祭扫中的小火。在祭扫的途中切勿吸以防引燃枯枝落叶。

自驾祭扫时,请按照规定停车,严禁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切勿在家中、燃气管道旁、易燃易爆场所、可燃物多的地方燃烧纸钱等。

赏花踏青时,千万不要忘了安全。到景点要仔细阅读景点告知内容,注意安全提示,如禁止攀爬、水深危险、拍照留意脚下等。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春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团坯制好后,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将它们入笼蒸熟。

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子的表面,所以青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赛食节时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专家称,吃鸡蛋,是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为婚育求子,将各种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剥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现在清明节吃鸡蛋象征圆圆满满。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日咬春,一咬咬到二月二龙抬头,还要叫回嫁出去的姑娘一起吃,再一咬就咬到了清明。春饼饼皮比烤鸭饼皮要大,并且有韧性,更有劲儿,北京人称为要有骨力劲儿。卷的多是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豆芽非芽、肉丝炒菠菜、醋憙绿豆芽、素炒粉丝、摊葱花鸡蛋等。油锅里一炸,就成了老外眼中大名鼎鼎的中国春卷。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寒食节是流传于中国北方中原一带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节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由于北方寒冷,春三月气温上升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据《后汉书》记载,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习俗内容。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